
耐火可塑料從名稱上可知是一種能夠承受高溫作用的材料,而且還具有的一定的可塑性。可塑性主要是指在外力作用下能夠任意形狀,當外力接觸后,能夠保持外形不變的性能。那么耐火可塑料究竟是用什么材料構成的,它的特性如何呢?
耐火可塑料具有較強的可塑料,通常采用搗固法施工,經強力搗打和高溫烘烤后形成陶瓷結構,中溫高溫結構強度高、耐磨性強、抗熱震性優良。耐火可塑料根據使用材質不同,常用的是硅酸鋁質耐火可塑料,如粘土質耐火可塑料、高鋁質耐火可塑料和剛玉質耐火可塑料。采用不同結合劑方式使用性能和用途不等。
耐火可塑料的組成與耐火澆注料的方式相同,是由不同顆粒的耐火骨料和粉料為材料,加入結合劑、增塑劑、保存劑、防縮劑等材料配置而成的,根據采用結合方式不同主要分為三類:粘土結合劑可塑料、磷酸結合可塑料和磷酸鋁結合可塑料。
可塑料的性能主要包括化學成分,耐火度、荷重軟化點、高溫蠕變、熱穩定性、加熱線收縮、使用溫度極限、機械強度、氣孔率、體積密度、可塑性、凝結性、包裝存放期等。下邊就可塑性的幾個重要性能作一介紹:
(1)抗折強度
可塑料在800~1000℃的抗折強度冷抗折強度高。在該溫度以后,抗折強度值下降十分快。氧化鋁含量高,氣孔率較低的可塑料的抗折強度大。對耐火材料來講,一般都不能根據冷態強度預測熱態強度。可塑料的中溫強度預測熱態強度。可塑料的中溫強度比較高,這是加熱爐、均熱爐等熱工窯爐采用可塑料能延長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2)荷重軟化點
不燒材料的荷重軟化點往往都比同材質的粘土磚或高鋁磚偏低。這是它的重大缺點之一。
(3)高溫體積
這個指標可塑料比混凝土好。影響它的因素是泥料水分、粘土用量、外加膨脹劑等。日本規定,在最高使用溫度下,加熱后的收縮或膨脹的線變化率應不超過±2%。
據此可定出可塑料的使用范圍。超過此使用溫度,材料線變化率超過2%,是不允許的。
(4)熱穩定性
可塑料的一個優點是熱穩定性好。這是因為:第一,它的顆粒上限大,例如6~8mm或更大的。第二,隨溫度上升,結合粘土產生的玻璃相與粉料中的游離Al2O3反應生成莫來石。在反應進行中,液體玻璃相越來越少,這就使它的熱膨脹率低,在溫度劇烈變化時,產生應力較小。第三,耐火磚和混凝土都是典型的脆性材料。而可塑料是隨爐加熱而被燒結的。其熱面與截面其它部分陶瓷結合的程度使不一樣的。比燒制磚和混凝土彈性性能好,因而緩沖熱應力的能力強,不易產生熱震剝落。
(5)抗渣性
可塑性的抗渣性不良,不適于用在有渣蝕的地方。
(6)高溫蠕變
可塑料變量很大。高溫荷重下的體積穩定性還待改進。
(一) 粘土結合可塑料是由粘土熟料、高鋁礬熟料為主要材料,可塑性粘土為結合劑配合成的混合料,經加水混練成泥料,在經加壓或家崖城具有一定可塑性的磚坯。該材料的主要特點是具有較好的抗熱震性和抗熱剝落性。主要用于軋鋼加熱爐的爐頂和爐墻。
(二)磷酸結合可塑料是以粘土熟料或高鋁礬土熟料、剛玉為主要材料,磷酸或酸性磷酸鋁為結合劑,加入可塑性耐火粘土、保存劑和外加劑材料配置成的混合料。該材料的特點:中高溫結合劑強度高,耐磨性和抗熱震性強等優點。
在生產磷酸結合可塑性料坯時,應采取二步混練工藝,第一步先用相當于磷酸溶液總需要量的60%與耐火骨料、粉料和塑性黏土在起混練混均勻后進行困料24h,以使耐火集料能充分吸附磷酸溶液,并使耐火集料中含有的金屬鐵(由破粉碎時帶入的)能與磷酸根充分反應放出H2氣。然后進行第二步混練,混練時加入保存劑和余下的約40%磷酸溶液,混均達到所需可塑性指數時,再壓制或擠壓成坯,并用塑料膜將坯體密封存放。
用密度為1.25g/(m3磷酸溶液,用黏土熟料和高鋁熟料配制成的磷酸結合可塑料是以磷酸鋁溶液作結合劑、用剛玉作骨料、用aA2O3細粉和微粉作粉料可制備高溫耐磨可塑料。
磷酸鋁或磷酸結合可塑料在冶金、石化、電力和機械工業等工業窯爐上有廣泛用途,主要用于作耐熱震、耐沖刷、耐磨襯體,如作加熱爐的燒嘴,水泥回轉窯的出料口,豎窯加料口、高溫旋風分離器等內襯。
(三)硫酸鋁結合可塑料是以粘土熟料或高鋁礬土熟料、剛玉為主要材料磷酸鋁溶液為結合劑,加入可塑性耐火粘土、保存劑和外加劑材料配置成的混合料。該材料的特點:中高溫結合劑強度高,耐磨性和抗熱震性強等優點。生產成本低,使用用途廣泛。
硫酸鋁是固態物質,使用時比遜先將它溶解在水中,是密度達到1.15-1.2g/cm3。硫酸鋁結合可塑料的施工方式是:第一次混練-困料-第二次混料-使用。第一次混練是加入所需要硫酸鋁溶液的60%-70%,目的在于使集料和溶液潤濕,使耐火集料中的鐵與硫酸鋁反應生成H2并排出,以防止制成坯體后發生膨脹。第二次混練時加入剩余的30%-40%硫酸鋁溶液,再講泥料擠壓成坯料,用聚乙烯薄膜密封包裝,以防止水分蒸發而失去可塑性。
硫酸鋁結合可塑料主要用于結構強度高的工業爐內襯。如可做環形加熱爐爐底預制塊、鍛造爐爐襯、豎窯內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