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澆注料由膠結料、骨料、摻和料三部分組成,有時還加入促凝劑。耐火骨料是耐火混凝土的主體,各種耐火材料(黏土質、高鋁質、硅質、鎂質等),經過煅燒后的熟料,或各種廢磚破碎到一定程度均可作為耐火骨料。骨料的顆粒大小對制品的質量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對骨料顆粒的大小除有一定的限制外,在數量上也有一定比例要求,耐火骨料相當于普通建筑用混凝土的碎石和砂子。在耐火混凝土的配料中,骨料一般占70%~80%。其中,粗骨料(5~20mm)在配料中占35%~45%;細骨料(0.15~5mm)占30%~35%。
耐火澆注料的配方設汁包括兩個部分:應用設計參數和材料設計參數。在設定的目標條件下使用的耐火澆注料,需要考慮原料組合、制造技術、材料組裝(施工)和應用技術等。配方設計的目標是在材料性能和應用條件之間尋找平衡。通常,根據實際窯爐的操作條件(操作溫度、爐內氣氛以及粉塵、蒸汽和液體和/或爐渣等的接觸狀態)和熔渣特性來確定該窯爐內襯耐火材料的類型和材料的質量。如果選定耐火澆注料作為目標內襯,應該選用與使用條件相適應的材質和合適的結合系統以及能進一步改善和提高性能的添加劑,以便能制成性能較佳的耐火澆注料。
高強耐火澆注料:
主要用于熱工窯爐易磨損的部位,如窯口,噴煤管等處。它以剛玉為骨料,優質高鋁水泥為結合劑,另添加少量的添加劑配制而成。但這種澆注料在澆注過程中容易出現氣孔,分次澆注易出現剝離,強度增長的比較緩慢等,在澆注和之后的養護、烘干、升溫過程中,應更加認真和精細。JC498-92《高強度耐堿澆注料》。
鋼纖維增強耐火澆注料:
以高鋁礬土熟料或剛玉為骨料和粉料,加入結合劑和適量的耐熱不銹鋼纖維,也可加入適當的外加劑配制而成的。鋼纖維在熟料中的比例宜為4%(重量比)。鋼纖維在耐火澆注料中大大改善了耐火料筑料的抗剝落性能。鋼纖維的分布狀態對混凝土的質量影響極大,以隨即無序分布為佳,因此,振搗的時間不宜過長。鋼纖維澆注料必須一次澆注完成,否則,兩層之間剝離的可能性很大。JC/T499-92《鋼纖維增強耐火澆注料》。
耐火澆注料:
1、普通耐火澆注料往往有較高比例的水泥含量(10%~15%,重量比),但這就造成了澆注料一系列性能能的下降,原因是:為了水泥的完全水化,攪拌時過多的外加水(10%~15%)造成陶瓷質的耐火澆注料線氣孔率提高,致密度下降。
2、鋁酸鈣水化物在中溫階段有強烈的脫水和重結晶效應,破壞了澆注料中硬質點的組織結構,使耐火澆注料在中溫階段強度急劇下降。
3、水泥質結合劑將較多的鈣帶入了澆注料,導致陶瓷化的耐火澆注料荷重軟化溫度下降,熱震性能惡化。
4、上述問題,低水泥耐火澆注料有效的避免了高溫段性能的遺憾。水泥含量低于8%的耐火澆注料,稱為低水泥耐火澆注料,低于4%的,稱為超低水泥耐火澆注料。與普通耐火澆注料相比,其結構致密,顯氣孔率低,耐火度高,高溫強度高,荷重軟化溫度高,熱震性能好。但由于水泥含量低,造成凝結時間長,早期強度低,在冬季和低溫條件下施工尤為不利。
高強耐磨澆注料使用規范:
1、高強耐磨澆注料一般為25kg/袋編織袋+噸袋包裝:由混合料和結合劑組成,結合劑單獨包裝。
2、高強耐磨澆注料(混合料、結合劑)加入攪拌機后,先干混3min~5min使混合料、小袋內的結合劑打開包裝后分散均勻充分混合(保持顏色一致),然后一次加足5.5%~6.5%(pH=6.5~7.5)的潔凈自來水,邊加水邊攪拌,濕混時間不得低于5min(時間應充分保證)。水不得隨意加入,加入必須用稱量衡器(專用加水量杯)進行稱量,嚴格控制加水量在最低限,是保證材料強度和各項性能指標優良的重要措施。
3、每次混煉好的高強耐磨澆注料必須在30min內用完,若發現澆注料已結塊或失去流動性時應作棄料處理。已經過配制完成的澆注料在施工過程中,不能二次加水拌和使用。
4、把混煉好的高強耐磨澆注料一次性加入到施工工作面后,打開振動棒振動至高強耐磨澆注料表面泛漿且無大量氣泡逸出為宜。支護模板接縫處應用密封膠帶密封,防止漏漿,一旦有漏漿出現必將影響澆注料強度。
5、插入高強耐磨澆注料中的振動棒操作者應定崗、定人;澆注應對稱均勻連續進行;振搗應用手提式振搗棒進行機械振動并配合人工搗制,必要時適當振動模板表面,振搗棒移動間隔200mm,每次振搗時間30s左右,采取“快插”“慢抽”緩慢移動的方法,直至表面返漿不產生氣泡為宜,振動時間不宜過長,不漏振、過振。振動完畢拔棒時應緩慢進行,否則會發生偏折,影響材料、強度和使用性能。
6、施工時最好一次澆注到所規定的厚度,振動完全密實為止。對較厚的部位應采用分層施工的方法,在澆注料上面一層時,振動棒應觸及下面澆注好的料層1/3處,使上下層澆注料結合緊密。
7、施工過程中支撐澆注厚度的木塊支撐不準掉入或遺留在正在澆注的模板內。已運至工作面的高強耐磨澆注料必須在其初凝之前用完。已初凝的高強耐磨澆注料不可再使用。澆注料施工完畢后溫度在20℃以下,脫模時間不得少于96h,20℃以上時不得少于48h脫模。
我國耐火材料企業在實驗研究中發現,澆注料中加入少量5微米以下的非活性粉(硅灰或Al2O3),在耐火材料中起填充和潤滑作用,也可以有效地減少用水量,提高澆注料的砌體致密度,從而提高強度和抗化學侵蝕能力。